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律师视点

郜树松:碳中和背景下的ESG投资(实践篇)——波兰在欧洲新能源大潮中的实践

2022-06-20

承前所述,ESG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反映,针对的是全球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而碳中和战略就是可持续发展议题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在全球“碳中和”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是重要手段;随着ESG规则的日益完善,ESG投资与新能源市场的结合将成为一种必然。


本期以波兰为例,展示ESG投资与新能源的结合。


一、背景:全球碳中和愿景


2020年,对全世界而言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转折年。尽管疫情肆虐下世界经济遭遇重创,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共同议题上,却展示出了难得的团结和一致。


2020年初,欧盟通过绿色法案(Green Deal),设定了欧盟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总体愿景,并决定通过“公平过渡基金”(Just Transition Fund)提供转型资金。


随后,英国、日本、韩国等纷纷提出同样的目标;同年,中国提出了到30/60战略与总体目标;美国随着民主党当选而重回巴黎协定。


回想仅仅数年前,人们恐怕只是奢想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有朝一日将实现碳中和。而2020年之后,这个愿景和目标将逐渐成为世界的共识,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支撑这个宏大的蓝图,人类在新科技领域已经不断积累数十年。


每一年,新能源无论在销量、安装量、发电量、价值等等都在创造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2020年,全球风电、太阳能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00GW,如今的安装成本,几乎是十年前的五分之一;锂离子电池的价格在过去十年中下降达90%;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仍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


这是一场由国际组织、各国政府、行业、企业、每一个人共同参与和推动的变革,尽管目标明确、愿景清晰,实现的过程却漫长而艰辛。


以下我们尝试以欧洲一个能源转型相对滞后的国家——波兰——为窗口,试图窥探欧洲一国政府在能源领域的转型努力,如何使挑战变为市场机遇,也带动ESG投资的发展。


二、波兰:曾经的煤电大国


波兰,中东欧国家,维谢格拉德集团成员(Visegrad Four, V4),北临波罗的海,西南与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为邻,东临俄罗斯、立陶宛、白俄、乌克兰;国土面积31万平方公里,人口3800万人;2004年5月加入欧盟(EU);2020年GDP总量5942亿美元,位列全球第22[1],人均GDP为1.56万美元,位列全球第44[2]


波兰自然资源禀赋不算优厚,日照资源在欧洲国家中属中等,海边距离南部人口密集区太远,因地缘政治原因,难以有稳定的油气进口供应,因煤矿资源丰富,传统上低阶煤炭开采量大,煤电占比高。80年代末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之前,煤炭几乎是唯一的能源。曾有一项调查显示,欧洲空气质量最差的50座城市中,几乎有一半在波兰境内。后虽经多年的改革和努力,到80年代末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减排,但能源结构中,依然有超过70%的电力来自煤炭。


早在90年代,波兰决定深化改革,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992年,波兰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8年,波兰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并接受一系列减排目标,2000年,波兰进行了发电领域的改革,并开放电力市场化交易。


30年来,波兰的经济规模实现大幅度增长,而碳排放则下降了三分之一——下降主要归功于高能耗工业的转型[3]


波兰出色地完成了京都议定书设定的减排目标,然而,其能源结构中的煤炭占比依然远远高于其他的欧洲国家,新能源发展滞后,面向未来,减排直至达到碳中和的任务极为艰巨。


不得不说,煤炭发电难以退出并非没有原因。


一方面,是波兰传统上对煤炭过高的依赖形成了行业和工人在当地的强大势力,时至今日,波兰依然有超过10万人从事煤炭开采、发电等工作,某些地区的经济支柱就是煤炭相关行业,这部分从业者所组成的工会对政策目标有很一致的诉求:降低碳排放目标、延缓新能源替代进程。


另一方面,由于波兰自然条件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发电的成本都远远高于传统火力发电,波兰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开发海上风电得天独厚,但是人口密集区主要位于其国内南部,两者之间的距离造成了高输电成本;波兰年日照小时数在1400-1900之间,转换为太阳能发电的有效时数一般不超过1100小时,加上过去由于技术限制,光伏设备的成本较高,在波兰开发太阳能的收益不显著。相比之下,依靠国内价格低廉而稳定的煤炭供应,火力发电实际上依然有利可图。


因受此影响,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波兰政府对制定更进取的新能源政策一直有所顾虑,直到2018年之后,政府才逐步明确的新能源目标。


三、碳排放权交易价格高企是波兰发展新能源的宏观推手,

也是倒逼企业履行ESG责任的微观助力


分析认为,近年真正推动波兰能源转型的因素是碳排放成本的上升,以及新能源发电的综合成本下降。过去五年,欧洲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一路上涨,在2021年甚至突破50欧元/吨(二氧化碳),这给传统发电企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


欧洲碳排放交易价格

(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欧元/吨)


1.jpg


数据来源:ICE Endex, Bloomberg[4]


以波兰最大的电力公司PGE为例,其拥有的发电资产中80%为煤电,每年排放超过3200万吨二氧化碳,用于购买碳排放权的支出从2016年的约2.2亿欧元,飙升至2020年的10亿欧元。


高企的排放成本使得PGE不得不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其计划到2050年之前,总共投资150亿欧元用于开发新能源项目[5]


能源产业的另一端,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成本也在不断下降。一方面,得益于风电、太阳能设备的加速量产,项目建设成本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波兰也推出电价补贴政策,让新能源项目通过竞拍形式获得固定的补贴电价,并且保证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发电收入。 


全球发电成本比较(截止2020)


2.png

数据来源:Bloomberg


四、波兰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计划


根据2008年欧盟设定的新能源目标,到2020年各国的新能源占比应达到15%。同年,波兰的新能源占比仅达到10.75%,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2021年2月,波兰政府通过了“2040年波兰能源政策”(PEP2040[6]),明确设立以下目标:


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最终消费量的比例至少达到23%,2040年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下降到11%,并在2049年之前全面停用燃煤锅炉、停止硬煤开采。


据估计,为实现这一目标,波兰将在未来投资相当于每年GDP1-2%的资金用于能源转型。至2050年,波兰能源转型的总投资需求可能高达3800亿欧元[7]


为了支持波兰实现转型,欧盟也将通过公平过渡基金提供财政支持,在2025-2032年,预计为波兰提供120亿欧元拨款,使波兰成为该补贴计划的最大受惠国。 


波兰能源消费结构(2020)


3.png


数据来源:McKinsey


波兰能源消费结构(2050)


4.png

数据来源:McKinsey


波兰发电来源占比(1990-2050)


5.png

数据来源:McKinsey


波兰碳排放量现状和目标

(1990-2050)


6.png

数据来源:McKinsey


五、波兰成为欧洲新能源市场的热点



“春江水暖鸭先知”,嗅觉灵敏的资本提前甄别到了波兰转型政策下的商机。


仅2020年一年,波兰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6GW,是2019年装机容量的三倍,在欧洲仅次于德国、西班牙和荷兰,总装机容量在2024年之前将很可能超过8GW。


与此同时,波兰也借助北部良好的风力资源大量开发风能项目。风能成为波兰新能源主力,占新能源发电占比的65%,截止2020年,全国装机容量近6GW。


市场的乐观还来自于政府的其他配套政策的实施。


如为了进一步释放风能开发潜力,波兰政府拟修正于2016年经波兰总统签署的著名的环保法案——10H Rule。该法案规定风力发电机与周边建筑的直线距离,至少是风力发电机高度的10倍,这一欧洲最严苛的政策使得适合风能开发场地资源稀缺,掣肘了风能开发。2022年,这一规定有望被修订,适当松绑风力开发的需求。[8]


此外,波兰政府为新能源提供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增值税优惠税率、补贴电价等。对于大规模公用级别的项目,政府提供补贴电价的竞拍机制,有资质的开发商可以通过参与竞拍,获得长达15年的固定电价补贴,以极大地提高收入现金流稳定性。


即使没有获得补贴,项目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长期的电力供应协议锁定电力出售价格,从而使项目获得更稳定的收入,同时也更易获得银行融资。 


六、ESG投资大背景下

波兰的新能源投资热潮刚刚启动


碳中和作为上层设计,ESG投资作为微观指挥棒,推动着波兰新能源市场热潮向前,市场波澜壮阔,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波兰新能源市场吸引了多种类型的投资者。


投资者包括波兰四大能源企业(Enea,Energa,PGE,Tauron)、国内外的投资基金(如中国工商银行旗下的中东欧基金、Macquarie Green Investment Group)、大型能源开发企业(如葡萄牙EDP、西班牙Iberdrola、法国EDF)、中资新能源设备商(如正泰、昱辉新能源)等。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可以在新能源开发的不同阶段介入,从项目早期开发,到成熟开发权交易,到项目承包建设,再到持有运营,已逐步形成一套生态系统。


波兰新能源项目开发阶段及相关参与


7.png

数据来源:达衡中欧ESG研究中心


其次,市场处于急剧扩张中,供求关系失衡,资金在追求项目中。


加之俄乌战争下,欧盟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带来的急迫性、投资资本涌入的情况下,新能源项目从路条(RTB项目)到成熟资产都受到追捧。


第三,ESG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vs要求回报率矩阵决定最佳投资阶段。


沿着项目全生命周期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项目不断向后期推进,项目的确定性不断提升,而投资收益和风险都逐渐收敛。项目早期因为未获得全部审批,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收益和风险最高,而到项目的COD(commercial operation date)商业运营阶段,已基本排除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失败风险,因此投资收益率也最低。


第四,价格高企,体现出市场对资产的需求,也体现了市场对于未来的乐观预期。


总体而言,我们观察到,随着波兰在近两年全球新能源市场上的热度在快速上升,进入波兰的境外资本在追捧两类投资机遇:


1)具有当地优质项目开发能力的新能源企业;


2)有稳定收入/现金流预期的新能源建成项目。


我们将市场价格和对应的未来现金流预期折现对比表明,很多投资者甚至愿意接受较低的投资回报率和较为激进的运营假设。


七、结语:ESG投资,顺势而为


在全球碳中和、ESG的实践中,政府、投资人、企业等市场主体都面临改变。通过观察波兰,我们初步窥探了欧洲国家如何通过政策影响行业,并且带动市场的变革。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碳中和”大势下,一方面是电力企业在有ESG治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是ESG投资的深入实践,二者合力,重塑着新能源发展的逻辑。


实践证明,即使是“落后”的国家或是行业,在强大的趋势面前,选择积极参与和实践,是最终将挑战变为机遇的唯一途径。


注释:


[1] 2022; Wikipedia, Economy of Poland, (//en.wikipedia.org/wiki/Economy_of_Poland#:~:text=Poland%20is%20classified%20as%20a,the%202017%20Economic%20Complexity%20Index)


[2] 2022; Wikipedia, Economy of Poland, (//en.wikipedia.org/wiki/Economy_of_Poland#:~:text=Poland%20is%20classified%20as%20a,the%202017%20Economic%20Complexity%20Index)


[3] 2018; World research institute, Here’s Poland’s recent history on climate and how they can steer future COP 24


(//www.wri.org/insights/heres-polands-recent-history-climate-and-how-they-can-steer-future-cop24)


[4] 2021; Bloomberg, World’s top carbon market to get a boost in landmark green deal


(//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7-14/world-s-top-carbon-market-to-get-a-boost-in- landmark-green-deal)


[5] 2020; Politico, breaking up is hard to do for Poland and coal


(//www.politico.eu/article/poland-coal-energy-green-deal-eu/)


[6] 2021; 波兰气候环境部, Energy Policy of Poland until 2040 (EPP2040) 


(//www.gov.pl/web/climate/energy-policy-of-poland-until-2040-epp2040)


[7] 2020; McKinsey, Carbon Neutral Poland 2050


[8] 2022; NFP, Poland moves to end rule banning onshore wind construction,


(//notesfrompoland.com/2022/03/29/poland-moves-to-end-rule-banning-onshore-wind-construction/)


或许您还想看




作者简介


郜树松


德和衡伊比利亚律师事务所主任


擅长领域:跨境并购、私募股权、银行融资、ESG合规、新能源投资


执业资格:CFA、CIIA、证券从业资格


手机:0034-617497276 0086-13758225787

邮箱:gaoshusong@shibocinema.com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